新夢想環球教育李老師表示,在數字技術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時代浪潮中,馬來西亞亞太科技大學(APU)精準錨定“數字技術核心”定位,構建起一套獨具特色的未來人才培育范式。這所大學打破傳統教育邊界,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數字技術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鏈條,從課程體系重構到實踐生態搭建,全方位鍛造適應數字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為全球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
一、數字技術驅動的課程體系革新
APU的課程體系以數字技術為脈絡,打破學科壁壘,構建“基礎-專業-前沿”三級課程矩陣。在基礎階段,所有專業學生均需掌握Python編程、數據思維導論等數字通識課程,培養底層數字素養;進入專業課程后,各學科深度嵌入數字技術模塊,如建筑學專業增設建筑信息模型(BIM)與數字孿生技術課程,將傳統建筑設計與數字化工具深度融合;商科專業則開設商業智能分析、數字營銷等課程,利用大數據工具重構商業決策邏輯。
針對數字技術迭代快的特點,APU設立“動態課程更新機制”。每學期引入行業最新技術內容,例如在人工智能專業課程中,及時加入生成式AI、強化學習前沿算法等內容;與亞馬遜、微軟等企業共建課程,將AWS云計算、Azure開發平臺等企業級工具納入教學,確保學生所學與產業需求零時差。這種課程體系不僅讓學生掌握數字技術知識,更培養其將技術應用于不同領域的跨界能力。
二、產教融合的沉浸式教學模式
為讓學生深度接觸真實數字技術場景,APU打造“產業項目進課堂”的教學模式。80%的課程設置企業真實項目,以數據科學專業為例,學生組隊承接電信公司用戶行為分析項目,從數據采集、清洗到模型構建、結果解讀,全程模擬企業數據分析師工作流程。學校與華為、谷歌等企業共建“數字技術聯合實驗室”,學生可使用企業級服務器、大數據平臺進行實踐操作,如在華為云實驗室中完成智慧城市數據建模項目。
此外,APU推行“雙導師制”,每位學生配備學術導師與企業導師。學術導師負責理論指導,企業導師則帶來行業一線經驗,如在區塊鏈專業課程中,企業導師結合數字貨幣交易、供應鏈溯源等實際案例,講解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與開發要點。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校期間積累豐富的項目經驗,畢業時已具備直接上崗的職業能力。
三、數字創業生態的孵化與培育
APU深知數字技術人才需兼具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為此構建了完善的數字創業生態系統。校內的“APU Innovation Hub”創業中心為學生提供從創意孵化到商業落地的全流程支持,配備數字技術開發設備、虛擬現實實驗室等硬件設施,以及法律咨詢、融資對接等軟性服務。例如,學生團隊開發的AR教育軟件,在創業中心的支持下,獲得種子基金用于技術迭代,并與教育機構達成合作,實現產品商業化。
學校開設“數字創業”系列課程,涵蓋數字產品設計、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等內容,采用“案例研討+項目路演”的教學方式。邀請數字領域創業者分享經驗,如東南亞知名電商平臺創始人講述數字化營銷與用戶增長策略。每年舉辦“數字技術創業大賽”,吸引全球學生參與,優秀項目可獲得創業孵化資源,部分項目成功獲得風險投資,實現從校園創意到市場產品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