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發布的《2024年全球幸福報告》已經出爐。這項年度報告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蓋洛普(Gallup)的數據為基礎,由牛津大學領銜的全球團隊根據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支持度、預期健康壽命、人生選擇自由度、國民慷慨程度、社會清廉程度等6個關鍵因素分析得到的結果。2024年調研超140個國家/地區,該民意調查衡量了2021年至2023年三年多的時間里個人的平均生活評估。
排名的六個關鍵因素:
0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02.社會支持度
03.預期健康壽命
04.人生選擇自由度
05.國民慷慨程度
06.社會清廉程度
*僅為參考維度,幸福排名最終還是基于個人對自己生活的評估
排名亮點
北歐五國均排名前10名,芬蘭更是連續第7年位居榜首。而丹麥、冰島包攬前3,瑞典排名第4位,挪威第7名。
自2012年該報告首次發布以來,美國首次掉出了榜單的前20名,2024年位列第23名。
阿富汗就連續5年排名末位,成為全球最不幸福國家。黎巴嫩、萊索托、塞拉利昂和剛果也排名墊底,在后10名國家中,有8個是非洲國家。
中國大陸排名第60位,比去年上升4名,中國香港排名第86位,中國臺灣排名第31位,都各自退后4名。
馬來西亞以5.9分排名第59,亞洲第八名。
全球幸福整體情況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差異大
例如在美國和加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更強烈,60歲及以上比30歲以下的人群幸福感高出很多。但是在中歐和東歐,情況正好相反,許多年輕人的幸福感比老年人強。
女性的負面情緒更多
在2021-2023年,每個地區的負面情緒女性都比男性更多,幾乎所有地區的女性在年齡越大時負面情緒就越大。
本土與移民的幸福感相差不大
在該報告的20個最幸福的國家中,本地出生的平均幸福感比外國出生的人高出約0.2個百分點,相差不大。
不同年齡段的幸福感不同
隨著年齡的增長,平均幸福感逐漸略有下降。年輕人是最幸福的群體,其次是60歲以上的人,然后是30至44歲的人,其中45-59歲是最不幸福的群體。
幸福感強烈的國家人口偏低
排名前10位的國家人口均低于1500萬,而在前20名中,只有加拿大和英國的人口超過3000萬。
馬來西亞幸福感報告
所有年齡段幸福感總排名:第59名
其中,年輕人階段幸福感排名64名,中青年幸福感排名66名,中老年幸福感排名60名,老年人幸福感排名71名。
最幸福的年齡階段為年輕人,最不幸福年齡階段為老年人。
馬來西亞老年人的幸福感降低跟整體的東南亞趨勢一樣,年輕人的幸福感是老年人的兩倍,近年來,東亞的老年人口大幅度增加,南亞的中老年組生活平均都有所下降。
為什么馬來西亞人幸福指數那么高?
幸福感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經濟、自由等。那么在馬來西亞,文化的差異和社會包容度可能就是馬來西亞人產生幸福感強烈的原因。在這里,不同族群有著各自的文化和價值觀。雖然大家文化差異很大,但是國家的包容性讓所有的民族都能在自己的領域各放異彩,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各族人民的幸福感。
加上馬來西亞的社會治安穩定,在想要移民的亞洲國家或者地區里,前3名分別是菲律賓22%、中國臺灣21%和越南21%。
其中中國地區的臺灣人移民首選馬來西亞,而馬來西亞也是2023年全球和平指數第19名,看的出來是個全球范圍內的高安全國家。
為什么馬來西亞適合留學?
因為馬來西亞的教育,教育對社會的幸福感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有良好教育的人更傾向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傳播正能量。
那么大馬小學是義務教育,初中是3年制,高中只有2年制。在大學的選擇上,大馬也有非常多的高等教育機構,包括公立和私立大學、單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等。不僅注重實踐和創新,很多大學也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開展聯合學位和雙學位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國際教育機會。
在別的地方可能是生存,但是在馬來西亞是生活
這邊整體生活節奏慢,物價也不高。路上大部分整體面貌可能比國內舊一點,個別城市沒有那么多的高樓大廈。人們的因為信仰的不同,在尊重他人這方面做的比較好,沒那么功利,各院校也積極招收國際學生,來打造大馬成為國際化都市。
雖然在保護馬來族的政策上經常會被人詬病,但是華人基本上做生意比較多而且也頭腦也厲害,所以經濟條件都稍好。
馬來西亞的工資確實不高,大部分留學生都是來當跳板,畢業后就會回到國內參加職場內卷,要不就是跳到歐美晉升,不過在很多年以后,留學生們也許會懷念起在馬來西亞讀書的日子,懷念這個假期多,又悠閑的國家。